“這項檢查可不做”
——長樂大力整治重復醫療檢查檢驗、違規收費問題,減輕群眾負擔
幾個月前,李依伯因為肝區不適來到長樂區中醫院,主動提出要做甲胎蛋白檢查,沒想到被醫生勸退了。“您的肝區觸診沒有包塊,結合既往檢查結果,暫時不需要做這項檢查。”接診的醫生解釋道,醫院有嚴格的檢查適用標準,不僅是為醫?;鸢殃P,更是避免不必要的檢查讓患者多跑路、多花錢。
“這項檢查可不做”是今年長樂區在衛健領域大力整治“重復醫療檢查檢驗、違規收費”問題蕩起的新風。作為長樂區衛健局持續深化衛健領域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重點之一,這項行動重在掃清醫保結算不合理、重復醫療檢驗檢查等頑疾,切實減輕群眾負擔,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持續提升幸福感獲得感。
長樂區婦幼保健院在兒科候診區外設立“兒童娛樂等候專區”。(長樂區衛健局供圖)
規范管理
對過度診療說“不”
長樂區中醫院推行精準診療的受益者不只李依伯,1月至5月,該院醫務科聯合醫???、檢驗科開展專項督查,通過大數據分析、病歷回溯等方式,對甲胎蛋白檢測進行自檢。自查自糾86例不符合指征的檢查項目,累計節省醫?;?674.7元。
此外,該院為杜絕未來無指征開展甲胎蛋白檢測,從制度規范、臨床管理、信息化監管等多方面入手,進行規范。
“我們嚴格按照指南,明確甲胎蛋白檢測的臨床指征,要求醫生在申請單中必須填寫檢測理由。醫院對無指征檢測設置分級審核,對高頻無指征開單的醫生進行約談。同時,建立檢測結果追蹤制度,對陽性率極低或無后續診療行動的病例進行回溯分析,識別不合理檢測。此外,醫院加強監管與懲罰機制,對屢次違規的醫生或科室進行院內通報,嚴重者上報衛生監管部門,提升檢驗結果透明度。”長樂區中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這些系統性措施,全院顯著減少無指征甲胎蛋白檢測行為,促進醫療資源合理利用。
檢測不是想做就做,費用則是能不掏就不掏。家住江田鎮橋里村的王依伯腹股溝處長了一個包,來到長樂區人民醫院外科就醫。醫生確診為“腹股溝疝”,建議手術治療。術前檢查發現,王依伯心跳較慢,醫生請了會診,不過不需要專門治療。“醫生說只要觀察就行,出院時還給我選了費用最低的那一檔。”王依伯說。
長樂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看什么病,花多少錢”的形式就是醫保DRG支付。王依伯雖然合并竇性心動過緩,但因為不需要治療,醫生選了“沒有并發癥組”,不僅減少醫保基金支出近2000元,也減輕了患者的負擔。“醫保基金是‘救命錢’,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醫院通過信息化手段推動診療數據規范化,實現事前預防、事中核查,有效堵住了DRG付費中的漏洞,減少事后糾偏成本,形成‘精準填報—合理付費’的良性循環,不僅提升了精細化管理水平,也為探索醫保基金的精準管理和使用提供一種新思路。”該負責人說。
自加壓力
主動提升服務水平
以此次整治為契機,長樂多家醫院主動提升服務水平,惠及更多患者。
30年前一場外傷后所做的腸破裂修補術,在家住玉田鎮東渡村的陳依伯腹部留下一道蜈蚣般的疤痕。近幾年,他多次因腹痛去長樂區人民醫院肝膽外科就診,同樣的癥狀、同樣的檢查、同樣的治療,周而復始。陳依伯每次住院流程也如出一轍:抽血、做B超或CT、輸液、開藥,然后癥狀緩解出院。
其實,陳依伯的病情并不復雜,術后腸粘連引發的慢性腹痛可以通過規范的院外管理控制,難點就在于缺乏持續性的健康指導。怎么辦?長樂區人民醫院管理層經過認真思考,提出“關口前移,院外管理”的理念,力求通過“互聯網+醫療健康”打破時空壁壘,針對部分慢性病患者規范院外管理,將部分病情控制在萌芽狀態,減少費用支出,減輕患者負擔。
4月,陳依伯腹痛再次發作,家屬緊急打電話聯系多次接診陳依伯的王醫生。他詢問病情后,判斷陳依伯可以暫時在家保守治療,啟動了院外管理專屬方案。基于陳依伯的專屬健康檔案,醫務人員通過智能手機進行視頻指導、隨訪,為他量身定制低纖維少渣食譜,教他簡單的腹部按摩手法,護士定期提醒他服藥,避免了又一次急診入院。
將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提供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醫療服務,金峰鎮中心衛生院自加壓力,檢驗科聯合收費處、藥劑科等科室成立引航服務隊,每個工作日上午8時至10時為患者提供指引和幫助,有效分流患者,減少擁堵現象。
張依伯患有慢性病,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然而,由于年齡大、不熟悉流程,他每次就診都感到很困難。對此,引航服務隊帶張依伯進行就醫、檢查檢驗、醫保結算、取藥等,極大縮短了就診時間。“有了你們,我再也不用為看醫生發愁了。”張依伯說。
創新做法
就醫從此不難等
整治,重在解決群眾看病急難愁盼。什么問題突出?群眾反映,“等待時間長”。
為緩解群眾檢查的“等待焦慮”,長樂區人民醫院通過流程再造與服務升級,做出一道高質量的“減法”。
以門診生化檢驗為例,解題思路是:醫院將采血大廳的采血窗口開放時間提前到常規開診時間的前15分鐘,同時新增采血窗口,形成“早開+擴容”的雙重保障;在檢驗科核心區域,生化免疫流水線工作人員每日7時45分到崗,提前完成儀器定標、質控校準等準備工作,確保首批標本一到就能無縫銜接檢測;科室通過建立“樣本接收—預處理—上機檢測—報告審核”全鏈條協作機制,采用智能排樣算法優化檢測順序,配合雙人交叉復核制度,在保障結果準確性的同時,大幅提升檢測效率。
“減法”的效果怎么樣?經過系統化改造,門診生化報告出具時間從原先的兩三個小時壓縮至90分鐘內。
緩解“等待焦慮”,還有更多的解法——
長樂區人民醫院、長樂區中醫院、長樂區婦幼保健院、長樂區第二醫院推出“云膠片”服務,以信息化手段解決傳統塑料膠片等候時間長、攜帶保存難、異地調閱煩等問題,平均為患者節省40分鐘的等待時間。
長樂區婦幼保健院在兒科候診區外設立“兒童娛樂等候專區”,通過溫馨的環境和趣味設施緩解幼兒緊張情緒。“孩子原本害怕醫生檢查、打針,但玩了一會兒滑梯后情緒明顯放松,檢查配合度也提高了。”患兒家長李女士說。(記者 蔣雅?。?/p>
責任編輯:趙睿
- 長樂大力整治重復醫療檢查檢驗、違規收費問題 減輕群眾負擔2025-07-28
- “你點我檢”突擊檢查長樂冰飯餐飲店 豆制品和肉類未分開存放2025-07-25
- 長樂梅花鎮蟶田迎豐收 灘涂上“掘金”忙2025-07-24
- 長樂梅花鎮蟶田迎豐收 灘涂上“掘金”忙2025-07-24
- 長樂雪美農業水稻基地迎豐收 同比去年增產7%2025-07-23
- 長樂政務服務優化升級 鎮街審批體系成效顯著2025-07-18
- 長樂機場海關查獲800余個侵權品牌包2025-07-11
- 華能長樂北區集中供熱工程首批用戶供汽成功2025-06-30
- 長樂九頭馬古民居二期修繕預計年底完工2025-06-27
- 長樂殯儀館新館下半年投用2025-06-26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