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上強調:“地方管控不住風險,不僅會搞垮轄區內金融生態、大傷經濟元氣,還可能直接影響全國穩定大局”“各地要立足一域謀全局,落實好屬地風險處置和維穩責任”。
從處置“標會”風險到提出“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切實把維護金融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從地方實踐到國家戰略,習近平同志對金融安全的重視程度一以貫之,推動將金融安全上升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節選自新華社《為有源頭活水來——習近平同志在閩金融論述與實踐啟示》報道
泉州金融監管分局牢固樹立“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業必須管風險”理念,堅決扛起防非打非政治責任,聚焦守護人民群眾“錢袋子”目標,打出防非打非工作“組合拳”,全方位、多層次筑牢金融安全屏障。
強化統籌
筑牢防非“責任田”
高位統籌強部署。始終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深刻領會防非打非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將其列為年度重點工作抓緊抓實。印發防非打非工作任務清單,制定金融領域“黑灰產”亂象治理工作行動方案并強力推進,層層壓實責任,推動各項工作部署一抓到底。
機制下沉強根基。強化央地協同,推動泉州“1(設區市)+13個縣(市、區)”成立防非打非工作領導小組,實現縣域全覆蓋,并同步推動各銀行保險機構成立領導小組。南安金融監管支局、惠安金融監管支局率先開展網格化試點,將防非打非工作深度融入基層治理。安溪金融監管支局加強監測預警,聯合當地有關部門及時查處某外來新型涉美元穩定幣非法金融活動,為300余名投資者挽回損失超400萬元。
▲泉州金融監管分局聯合泉州市委金融辦召開防范非法金融活動工作推進會
科技賦能
織密風險“監測網”
精準“畫像”強穿透。率先成立智能監管實驗室,深度運用監管分析系統,融合外部線索、工商登記信息等,持續迭代優化監測分析模型,實現對非法金融活動關系網、資金流的穿透式鎖定和精準“畫像”,有效提升早發現、早預警能力。
機構聯防筑“智”盾。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強化防非打非科技支撐,充分利用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提升識別異常賬戶和資金異動能力,筑牢風險防控“第一道防線”。近年來,轄區銀行業機構累計堵截異常開戶500余起,幫助群眾避免經濟損失近千萬元。
協同共治
打出治理“組合拳”
機構端“深度體檢”。壓實銀行保險機構主體責任,通過下發疑點清單、開展專題約談、實地督導等方式,推動開展覆蓋全流程、全崗位的深度自查,嚴防各類非法助貸、騙貸、代理退保行為,從機構端鏟除非法金融活動生存土壤。
市場端“清源斷鏈”。聯合泉州市委金融辦、市場監管局、公安等多部門,常態化開展“清街掃樓盯場”行動,精準打擊非法金融活動聚集點,形成強大震懾。2025年以來,成功推動15家異常貸款中介公司及涉金融屬性字樣經營主體注銷營業執照,凈化市場環境。
源頭筑防
提升全民“免疫力”
線下宣傳造聲勢。聯動市、縣(區)兩級打非辦開展“全民防非·行業守護”現場集中宣傳活動,實現宣傳范圍全覆蓋。督導銀行保險機構將防非宣傳教育納入消保教育重要內容,常態化開展宣傳教育。永春金融監管支局聯合當地打非辦、市場監管局及10余家銀行保險機構進校園開展集中宣傳活動,通過大講堂授課、穿插防非知識搶答環節,向1500多名學生傳授識別“校園貸”“網貸”等陷阱的技能。
▲泉州金融監管分局聯合三部門開展防范非法金融集中宣傳活動啟動儀式
▲轄區金融機構組建金融鄰里先鋒隊為群眾普及防范非法金融活動知識
線上普及掀熱潮。廣泛動員參加第五屆防非知識答題競賽和短視頻征集大賽,發動超5萬人次參與答題,創作《遠離職業背債陷阱》等4部原創短視頻獲超30萬人次點擊閱讀,切實提升人民群眾風險辨識能力和防范意識。
▲惠安金融監管支局組建惠女金融服務隊開展防范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集中宣傳活動
供稿:泉州金融監管分局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截至6月底我國境內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34.39萬2025-08-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