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2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何金 黃瓊芬 湯海波 通訊員 蘇福彬)
永春香,從20多年前年產值僅0.6億元、制香企業僅7家且小而分散,發展到2024年香產業產值142億元;從以朝拜香為主,到轉型芳香產業,產業鏈全面開花;從以國內銷售為主,到暢銷東南亞,再到打開歐洲市場;從手工作坊單打獨斗,到被認定為福建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以品牌價值41.34億元再登中國區域品牌(地理標志)價值百強榜單……
連日來,記者深入中國香都永春縣采訪發現,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當地香企延伸產業鏈、深耕細分市場、持續拓展海外市場,令這根古老的香燃出了新的馥郁芬芳。
補短板 擴內需
走進永春縣達埔鎮的奇楠沉香種植基地,百畝沉香樹在近期雨水的澆灌下挺拔蔥蘢。
去年5月,福建香都香圣香緣科技有限公司與達埔鎮合作,建設種植基地,目前已種植2萬多株奇楠沉香。“未來3~5年內,公司將加速擴大優質沉香的種植規模,為永春香產業發展鞏固好‘大后方’。”該公司總經理李勁毅介紹。
永春制香工藝佳、品質好,但是原料嚴重依賴進口。破解難題的第一環就是要盡快延鏈補鏈,補齊上游原料供應這一短板。
去年來,永春縣在全境推廣奇楠沉香種植,力爭2年內實現萬畝目標。同時結合香都公園建設、黃精種植基地打造等,持續發力香料種植,解決香產業上游的原材料短缺難題。
“上游的原材料問題逐步解決,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永春香產業的成本,這是香產業持續壯大的前提條件。”永春縣達埔鎮黨委書記林文永說。
香產業,是一個特色產業,也是一個相對小眾的產業。林文永說,對于香企來說,市場首先來自國內。
除了線下實體店的傳統內銷模式外,更多的銷售模式正在創新。
前年,貴州茅臺集團下屬的文旅部門找到了興全香業總經理洪仲森。經過對接洽談,興全香業選擇艾草為主要原料,為其產品配套打造了一款專屬文創伴手禮,市場口碑奇佳。2023年和2024年,茅臺集團連續兩年在興全香業訂購了5萬套香產品。
更多的市場交易,正在線上達成。
“沉香手串、香珠、香牌在電商市場上很火,我打算開發相關的香產品。”近日,洪仲森打算進一步試水直播行業。“今年還打算新建2萬多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建設1000多平方米的百香展館,展出100個地方的特色沉香。”
走進永春香全球供應鏈中心香業選品中心,所見的是琳瑯滿目的香產品,聞到的是沁人心脾的香氣。線上主播帶貨活動和直播間達人直播正在進行,為消費者帶來沉浸式購物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永春香全球供應鏈中心還與中國香檢中心深度融合,在制造端搭建產業賦能平臺、智能化改造共享平臺,提供設備租賃、技術培訓、政策申報一站式服務,降低中小企業轉型成本;整合前端展示平臺、直播基地和制香工業旅游資源,不斷壯大香文旅產業,推動產業從單一制香向“香料種植—智能制造—文旅服務”的全產業鏈升級。
多渠道 拓外銷
在發力內需的同時,加快拓外銷,成為當地政企共識。
7月30日,永春香首單出口歐洲啟運儀式在永春縣彬達制香廠有限公司舉行。此次永春攜手義烏一米供應鏈公司,將貨值超百萬元、包含16款香品的永春香出口至歐洲。
“永春香出口歐洲是一個零的突破。以前永春香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使用場景以宗教用香為主。此次出口歐洲的香品以家居用香為主,使用場景更加日常化。可以說,這一次打開了歐洲燃香類香氛市場的大門。”彬達制香廠有限公司負責人曾建全表示。
義烏一米供應鏈董事長董樂然表示,對接下來的合作充滿信心。“此次永春香首單出口歐洲是雙方合作的起點,相信在未來,很快就會實現永春香出口到世界各個地方。”
為持續推動香產業向著更高質量、更寬領域邁進,永春縣委、縣政府主動靠前服務,搭平臺、拓渠道,組團赴義烏精準對接資源,并成立內外貿高質量發展指揮部及駐義烏工作專班;量身定制系列惠企政策,從企業推進獎勵、經濟貢獻獎勵、設備廠房補貼、技術改造、出口獎勵、參展補助等多方面,為香企出海提供全流程保障。經過數月籌備,在永春縣政府與企業的協同努力下,產品順利完成選品、包裝設計、品牌注冊以及出口流程等環節的準備工作,順利出口。
今年以來,在有關政府部門的主導下,永春香全球供應鏈中心在銷售端布局全球分銷網絡,整合跨境電商平臺、海外倉資源,為企業提供“中心展示、永春直發”的全球分銷網絡。
“我們形成了線上、線下兩個銷售矩陣,招引電商直播供應鏈基地、電商直播孵化運營基地,在南寧、杭州、義烏等地建設異地選品中心。”永春縣工信商務局局長趙金豹表示,該縣構建“跨境電商+海外倉+展銷中心”網絡,新建3個海外展銷中心、多個公共海外倉,加大力度引育外貿企業主體,力爭今年年底全縣對外貿易主體數量達到130家,外貿出口總額達到40億元。
責任編輯:肖舒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永春香實現出口歐洲“零的突破”2025-08-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