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訊(傅心婕)今年第4號臺風“丹娜絲”給福建多地帶來強風暴雨,造成不同程度災害。面對嚴峻考驗,人保財險福建分公司聞“汛”而動,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全省系統協同作戰,以科技賦能風險減量,以高效服務保障民生,在風雨中構筑起堅實的“保險堤壩”。
未雨綢繆 筑牢風險“減量堤”
“丹娜絲”來襲前,人保財險福建分公司各級分支機構繃緊防汛之弦,將工作重心放在風險減量上,力求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
泉州市分公司在全市7處易澇點布設的水浸傳感器,實時監測水位變化。一旦水位超過預警閾值,系統即刻觸發警報,并聯動交警部門對相關路段進行管控,有效避免車輛涉水險情。福州市分公司則組建專項巡查小組,深入易澇小區,重點檢查沙袋、擋水板、排水口等防汛設施狀況,協助物業及時通知業主轉移車輛。同時車險部門儲備查勘車142輛、拖車142輛、應急物資500件,確保防范措施落實到位。
由于持續暴雨,漳州多地出現積水情況,影響市民出行與交通安全。漳州市分公司積極開展風險減量工作,在積水路段設置警示標志,及時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注意腳下路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從源頭減少風險。
警保聯動 設置警示標識
此外,各市分公司主動對接政府部門,合力應“汛”。福州市分公司在閩侯旗山部署“龍吸水”排水車待命;福州市分公司農險部門聯動農業農村局進行災前風險排查,指導搶收成熟水稻、轉移大棚;泉州、漳州市分公司提前儲備施救資源,確保災時救援力量充足。
風雨馳援 極速理賠紓民憂
臺風登陸后,漳州市云霄縣城區積水嚴重,漳州云霄支公司迅速組建“搶險突擊隊”。查勘員們挽起褲腿踏入齊腰深的水中,徒手推車、救援受困車輛,爭分奪秒減少浸泡損失。黨員骨干沖鋒在前,冒雨涉水逐一排查登記被淹車輛信息,現場安撫焦慮車主,指導后續理賠。
全力救援暴雨泡水車
“沒想到這么快!”漳州客戶方先生的車輛于7月11日被淹,在報案僅3.5小時后便收到了1500元理賠款。這也是漳州市分公司賠付的首筆“丹娜絲”臺風受災車輛理賠款。
受強降雨影響,泉州晉江市龍湖鎮大面積出險,泉州市分公司理賠中心得知龍湖鎮楓林村村民鐘先生家中因雨水倒灌,導致冰箱及部分小家電受損后,第一時間開展查勘、定損、理算流程工作,縮短理賠時效,僅用6小時便完成此次臺風首筆綜治險賠付。
莆田市秀嶼區南日鎮鰲嶼村的民房遭遇雷擊,村民林先生的房屋在雷擊中受損最為嚴重。面對島上有限的交通條件,查勘團隊克服困難,24小時內完成實地評估,快速開啟應急通道,將8萬元的預賠付資金以最快速度直達林先生等兩位受災村民賬戶。“島上交通不便,真沒想到能這么快拿到錢”,林先生感慨,“這筆錢就是重建家園的‘及時雨’!”
為實現快速理賠,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產生活,人保財險福建分公司全省開通24小時報案熱線,通過短信、微信推送理賠指引,對于小額案件,實行“免現場查勘、免理賠單證、快速賠付”服務,極大縮短了理賠周期,確保風雨中服務不斷檔。
無懼“烤”驗 科技助力復生產
暴雨剛歇,高溫接踵而至。人保財險理賠團隊迅速投入災后查勘定損工作,協同多方力量全力推動災后恢復生產生活,以專業服務為受災群眾筑牢保障防線。
車輛查勘定損
“暴雨后經過這大太陽一曬,倒伏的稻子更不容易發芽,得抓緊定損,讓鄉親們心里有底,早點拿到賠款安排補種或恢復生產!”理賠員們一刻不敢耽擱,運用無人機航拍、遙感測繪、耘智保勾圖等科技手段提高查勘效率,并結合人工實地核查,快速核定受災面積和損失程度。同時,理賠中心開通綠色理賠通道,簡化手續,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賠款送到農戶手中,助力農戶搶種補種、恢復農業生產。
在漳州詔安縣、云霄縣等地,54個查勘小組的工作人員們分赴各受災鄉鎮,操作無人機騰空而起,高清畫面實時傳回稻田受淹范圍、倒伏密度,將傳統需數日完成的大面積查勘壓縮至數小時,大幅提升效率和精準度。詔安支公司周末加班,迅速完成1500余畝受災水稻的初步查勘。
查勘員為水稻查勘
在福州,福州市分公司農險查勘員宋宇,這位90后黨員,頂著48℃的地表溫度扎進田埂。他俯身仔細查看水稻根莖壞死情況,清點倒塌的大棚支架,用儀器測量土壤濕度,每一步都力求精準。在快速定損之余,他還結合經驗指導農戶為幸存的果蔬搭建遮陽網、為倒伏水稻適度補水,將農險保障從“經濟補償”延伸到“生產救助”。
風雨礪初心,擔當見真情。從預警防控到災后重建,人保財險福建分公司以科技賦能提升服務效能,用快速響應傳遞民生溫度。截至7月15日,受4號臺風“丹娜絲”災害影響,人保財險福建分公司共接到報案超1400件。下一步,人保財險福建分公司將持續跟進災情變化,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保險,服務人民”的初心使命,為農業穩定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保險力量。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中晟高科漲停 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擬5.59億“2025-07-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