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在漳州市中利報檢代理有限公司,報檢員吳曉靜上午剛通過“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申報1.73萬株榕樹出口,并在線申領出口植物檢疫證書,下午證書便通過云端傳輸到了系統的企業客戶端。
“高峰時期我們每天要向海關申領100多份出口檢驗檢疫證書,晚一步都可能錯過船期,從而要支付大額訂單違約金。如今,只要動動手指,最快半天就能申領到證書。”吳曉靜對屬地查檢業務管理系統贊不絕口。
作為“智慧海關”建設重要成果,屬地查檢業務管理系統深受外貿業內人士青睞。數據顯示,自2023年4月10日系統全面上線運行以來,一年內共受理福建省內企業出口檢驗檢疫申報501139單,“云簽發”健康證書、品質證書、熏蒸證書等各類出口檢驗檢疫證書128497份,食品、動植物產品等多種出口商品受益。
“過去,每批出口貨物都需經過企業申報、海關人工審單及貨物查檢、企業現場申領證書等環節,對于那些面臨訂單趕、商品保鮮期短等情況的企業而言,舊系統顯得不太‘智慧’。”據廈門海關稽查處副處長蔡怡鵑介紹,新系統引入規則引擎,對出口貨物檢驗檢疫申請實現100%電子審單,縮短電子底賬簽發時間50%以上;系統根據企業分類、產品分級對出口貨物實施風控布控,采取自動核放、現場查檢、抽樣檢驗等多形式組合的驗核方式,在降低抽批率的同時實現高效精準把關;系統增加線上出口檢驗檢疫證書“云簽發”模式,企業只需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便可全天候辦理出口貨物檢驗檢疫申請和檢驗檢疫證書自助打印業務。
新系統帶來的利好還不只申領證書“省時省力”,新增的“企業預約查檢”功能也為企業帶來了諸多便利,例如根據生產進度靈活安排自主申報、合理安排出口計劃等。漳州般若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董金龍表示,按時交付訂單極大增強了他們與國際客戶之間的“黏性”,近期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6月份。
新系統的全面推廣運用,為不少“閩字號”產品出口注入了新動能。2023年,福建省蔬菜及食用菌出口47.2億元、同比增長3.1%,花卉苗木出口7.1億元、同比增長5.6%,肉類出口5431萬元,同比增長51.1%。
“屬地查檢系統將持續著眼企業訴求,上線更多關企交互功能,更好地幫助廣大進出口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為促進貿易便利化、推動地方經濟健康蓬勃發展賦能添力。”蔡怡鵑表示。(記者 鄭璜 通訊員 張淑美 林澤毅)
責任編輯:趙睿
- 這家閩企20年間品牌價值增長近50倍2024-03-14
- 胡潤食品百強榜發布 3家閩企上榜2024-02-02
- 這份“優秀”,為閩企帶來哪些利好?2024-01-15
- 新增20家閩企獲海關“AEO”金招牌2024-01-07
- 標準“領跑”給閩企帶來什么?2023-12-26
- 首次!“國家工程師獎”擬表彰!閩企2工程師入選2023-12-05
- 0.015毫米!這家閩企成功軋出世界最薄不銹鋼2023-11-13
- 閩企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譜寫合作共贏新篇章2023-10-19
- 閩企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譜寫合作共贏新篇章2023-10-19
- 3家閩企入圍中國通信技術設備服務商百強榜2023-10-03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