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歐美審察日趨嚴厲但中資海外投資仍為歷史最好時期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倪浩]近兩年,歐美國家以安全為名收緊對中資企業的收購審核。2018年,螞蟻金服收購速美國速匯金、中交建收購加拿大Aecon、國家電網收購股德國50Hertz接連被否。但個例受挫并未影響中國對外投資整體穩定增長的大局。
30日,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發布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戰略研究》(以下簡稱《研究》),該院國際貿易部研究部主任趙萍指出,2018年前7個月,中國非金融類對外投資流量為652.7億美元,同比增長14.1%,遠高于全球10%的增速;另外,截至2017年年末,中國對外投資存量已高達14820.2億美元,躋身全球第8,影響日趨強大。趙萍認為,目前中國對外投資處于歷史最好時期,雖然中資海外收購被否案例時常發生,但并未影響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平穩增長的態勢。
普華永道剛剛發布的數據也顯示,中國海外收購在2016年創下歷史記錄之后,在國家調控政策之下開始出現回落,其主因是對美國投資金額的大幅下滑。但2018年上半年中國海外并購的規模仍遠遠高于2016年峰值之前歷年的同期數據。
普華永道的報告還指出,2018年上半年,中資在美收購大幅萎縮,歐洲躍升為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首選地區。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在今天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戰略研究》中指出,近10年,中國對外投資年均增長率為27.2%,遠超世界平均水平;截止到2018年1月底,中國境外投資備案企業(機構)達到27497家,海外布局趨于均衡,未出現過度倚賴單一市場的問題;《研究》還認為,經過調控之后,中國海外投資趨于理性,投資結構不斷優化,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外投資主要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制造業等行業,而房地產業和體育娛樂業的收購案例近于消失殆盡。
趙萍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將會對中國海外投資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但卻無礙大局。她指出,美國抵觸中資對美科技企業的收購,但對綠地投資(海外設廠生產的一種投資方式)相對開放;另外,歐盟對中資的安全審察其確定性并不強,不但缺乏具體的審察清單,而且也沒有明確國家安全的概念。趙萍對未來中資海外并購高增長持樂觀態度。
實習編輯:王堯 責任編輯:王穎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閩企“走出去”風險管理論壇舉行2019-02-26
- 為未來投資:2018中資汽車及部件企業海外投資并購盤點2019-01-08
- 萬達集團海外投資出現風險?聽聽商務部怎么回應2017-07-27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為爭取華裔選票 澳大利亞政客爭相使用微信2019-04-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