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市福外高級中學(以下簡稱“福外高級中學”)的一堂生物課上,學生們“吵”得不可開交。他們分組研讀拉馬克“用進廢退”學說和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經典文獻后,梳理出兩種理論的核心觀點、研究方法和證據支撐,通過制作對比表格、繪制思維導圖等方式,清晰呈現科學理論的迭代脈絡;圍繞“長頸鹿長頸的進化原因”這一經典生物學問題,引經據典展開了激烈辯論。
在福外高級中學的課堂,這種“吵吵嚷嚷”的場景已然成為一種常態。讓頭腦“動”起來、讓思維“活”起來,讓學生當主角的課堂,展現出 “高效能”教學的魅力。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在許多人印象中,數學是枯燥的公式與題海。福外高級中學翟鳳霞老師“顛覆”了這種認知,在她的課堂里,函數能解釋人口增長規律,立體幾何藏著建筑美學密碼。她的課堂常以生活場景替代例題題海,以游戲化挑戰替代機械練習、以數學史故事替代概念灌輸來激發學習興趣方法,讓學生體驗到數學也能解釋世界、解決問題的樂趣。
化學課堂上的精彩瞬間。
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師主導、知識灌輸”的模式,福外高級中學的老師更注重“學生主體”與“素養發展”。在課程設計上,他們思考得更多的是教學如何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社會問題、國家大事密切相關,這種教學創新與當下教育改革趨勢不謀而合。
“譚老師不僅對物理學科有著深刻的理解,而且能夠將復雜的概念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傳授給我們,使得抽象的物理理論變得生動且易于理解。”在學生們眼中,物理課任老師譚曉春的課堂充滿“趣、情、美”。
生物老師章錄文的課堂,則充滿著探索的樂趣。他將復雜的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案例,引導學生在討論和實踐中深化理解。在講解生態系統時,他會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讓他們親自觀察和記錄自然界的變化,從而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他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地理學科曹新富老師總能以巧妙設計勾起學生的探索欲。講天氣系統時,他設計了諸葛亮借東風和兵敗上方谷兩個情景,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好奇心;講到高中地理最難懂的地貌形成時,他總結出“談古論今”的解題成語,以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為例,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構建起“每天一棵樹,高考一片林”的知識樹體系。
讓學生有更多收獲感
從教了30年的譚曉春老師,帶出了16名清北學子。他觀察到,教室里的學生和以前相比變化越來越大,如何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收獲感?如何讓他們在福外高級中學的三年變得更優秀?如何讓他們在高考中脫穎而出?帶著這些“靈魂拷問”,他與同仁們在課堂上不斷創新求變。
王思雨老師創新采用模擬法庭形式通過法庭辯論深化學生對法律條文的理解與應用。
政治課任老師王思雨用課堂實踐來尋找答案。在如何用華為案例講活知識產權的課堂上,她創新采用模擬法庭形式,組織學生圍繞“華為商標維權案”開展角色扮演,通過法庭辯論深化對法律條文的理解與應用。當看到華為全球專利申請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時,學生們自發討論起創新保護與國家競爭力的關系。
面對數學課堂上頻繁出現的困倦眼神,數學課任老師程果獨創了"生活π對論"教學法。她將二次函數化作過山車軌道,用概率論破解奶茶店優惠玄機,讓排列組合變身密室逃脫密碼。當學生們驚喜地發現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背后都暗藏數列規律時,數學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打開現實世界的魔法鑰匙,程果老師化身為手持鑰匙的“魔法師”。
誰說公式只能死記硬背?課任教師李雅婷以《勻速圓周運動快慢的描述》為主題,巧妙融合傳感器技術與 AI 輔助教學,打造了一節兼具“科技感”與“思維力”的高效課堂。“以前覺得v=ωr只是個抽象公式,但看到AI繪制的曲線后,發現半徑與線速度成正比,規律一目了然!”學生們興奮地分享道。
來自學生的好評讓李雅婷老師格外感動,而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則給化學課任老師張明雨帶來驚喜。在《烷烴的性質與結構》為教學主題的課堂上,張明雨老師創設“科技公司遭遇黑客攻擊”的情境,讓學生化身數據工程師,修復系統中缺失的烷烴知識。整堂課以任務驅動為主線,學生通過模型搭建、實驗探究、數據分析等任務,完成“識別-歸納-遷移”的深度學習,呈現出一派充滿科技感與探究力的場景。
照亮學生的遠方
“福外高級中學的學生特別有后勁。他們之前可能沒有掌握學習方法,或者中考時沒有發揮好,但來到這里后有很強的學習能力。” 福外高級中學學生發展中心主任王萌發現。
福外高級中學舉辦首屆班主任風采大賽一幕。
如何激發學生的后勁?在福外高級中學,師生關系被重新定義,教師角色從“知識傳授者”拓展為“成長同行者”。學校實施“一生三導制”,通過班主任領航,學業導師聚焦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生涯規劃導師助力明確發展方向,生活導師護航日常習慣與心理健康,三導協同并進、互補聯動的方式,構建覆蓋學生成長全維度的支持網絡。
在福外高級中學校長史亮看來,沒有教師的燃燒,便無教育的火光。在福外高中,他著力“培養教育家型教師”,通過精細化評課、教研與高端培訓,讓教師“從知識入手,再深入到思想方法與職業追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清華北大錄取人數最多中學排行”中,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以取錄62人排行第13名,福外高中的史亮校長、譚曉春老師、史曉力老師、孫立權老師都曾在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任職任教,深諳學校管理和教學之道。
在福外高級中學“暖”起來、“活”起來的課堂背后,是教學團隊打磨多年教學光芒。曹新富老師提出“用高考試題設計視角破解高中區域地理教學瓶頸”、譚曉春老師編著的50萬字《高效課堂的N種教學模式》成為許多教師的案頭指南、章錄文曾帶出全國高考福建省理科綜合滿分狀元……
這份光芒,也照亮學生們的遠方。“如果說傳統的教學是老師提著燈站在樓梯頂端,給摸索的我們照明方向,那么我的老師就是教會我們自己發光,自己為前方的道路點亮光明。” 福外高級中學一名學生深有體會地說。(路華 巫望群)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新增2條公交線路2025-07-23
- 首批老舊貨車報廢更新補貼發放 福州105家貨運業戶受惠2025-07-23
- 榕港澳臺青少年研學夏令營開營2025-07-23
- 最新高校資訊 頻道推薦
-
山東職業學院2023年在福建省計劃招生50人2025-07-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