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人工智能(AI)發展迅猛,每周都有小變化,每月都有大變化。而中國模型的強勢崛起,越發成為全球AI競技場一股不可小覷的關鍵力量。
最近兩天,被稱作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強有力對手的中國AI獨角獸企業智譜新一代模型GLM-4.5,在發布10小時內即沖上全球知名AI開源社區“抱抱臉”(Hugging Face)榜單第二位,并于7月30日登頂榜單第一位。它的模型性能、成本優勢和開源策略迅速引發海外科技圈熱議。
不只智譜一顆獨苗,本周“抱抱臉”開源模型榜單前5名中,中國大模型占據4席——月之暗面、阿里通義的多款模型均有不俗表現。
7月11日,月之暗面先點燃“引線”,Kimi K2以獨創的MuonClip優化器完成萬億級模型的穩定訓練,用戶說一句“我想周末去成都看演唱會”,模型即可代替人手去訂機票、酒店和門票等。阿里巴巴接棒連發四個模型,以日更節奏刷新榜單紀錄。智譜最后沖線,以開源性能和價格帶來閉源體驗。
兩周之內,競相迭代的中國大模型相繼出圈,以接力方式為全球開源模型帶來新風。“中國模型的智能水平高、使用成本低、競爭力持續提升”,成為海外媒體的一致共識。
硅谷基準風投公司合伙人比爾·格利發文表示,中國開源模型所產生的組合效應非常強大,模型之間都可以互相改進,新模型的推出也更為容易。一位AI創業者在評論區跟帖稱,“這是(中國)軟實力的新杠桿”。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在7月28日的報道中稱,GLM-4.5等中國AI模型不僅在智能水平上實現飛躍,使用成本也持續降低,這與深度求索(DeepSeek)震動市場的核心優勢相呼應。
在大語言模型掀起的這波AI浪潮中,全球互聯網上語料庫數據使用殆盡,“大力出奇跡”的模式瀕臨盡頭。而中國的創新力量逆風翻盤,正以開拓之姿活躍在全球科技創新的舞臺。
過去幾個月,來自中國的AI模型率先探索了多模態數據提升智能性、通過內推和外推形式合成數據等新方向。國產大模型不再滿足于扮演一個被動回答的“聊天機器人”,而是致力于成為解決問題的實干者。
毫無疑問的是,中國正在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一極,全球創新者也翹首以盼中國AI模型的快速迭代帶來的新驚喜。正如美國科技網站Techi的預判:“未來幾個月,這些快速變化將帶來何種影響,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張峰培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大暴雨、特大暴雨,要來了!2025-07-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