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在西藏阿里觀測站,“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過境,科研人員在做實驗(合成照片)。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事實上,在量子態隱形傳態的漫長旅程中,每一點距離的進步都可以被視為一座里程碑。雖然最初的傳輸距離僅為數米,但美國《科學》雜志的評語是:“盡管想要看到《星際迷航》中‘發送我吧’這樣的場景,我們還得等上很多年,但量子態隱形傳態這項發現,預示著我們將進入由具有不可思議能力的量子計算機發展而帶來的新時代。”
人類想離開太陽系去看看,量子隱形傳態能否在未來成為人類星際旅行的方式?
潘建偉指出,傳送幾十、幾百個微觀粒子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但要傳送復雜的實物現在還是一種科學幻想。人是由10的28次方個粒子組成的,所以人類通過這種方式星際旅行還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2016年12月10日,在西藏阿里觀測站,“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過境,科研人員在做實驗(合成照片)。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但他說,300多年前開普勒給伽利略寫了一封信,說人類應該造一艘能夠在太空中飛翔的帆船,去探索宇宙的奧秘。大約260年后的1969年,美國阿波羅計劃讓人類登陸月球成為現實,現在人類飛行器已經到了太陽系的邊緣。“我不敢說超時空傳送真的能實現,但是科學的發展是不能預測的。”
即使這樣的科幻永遠無法實現,量子隱形傳態研究也是有現實意義的。潘建偉說,量子隱形傳態可用于量子計算和量子網絡方面的研究。科學家正在研發的量子計算機之間未來要實現互聯互通,進行協同計算,就需要量子隱形傳態。
責任編輯:肖舒
- 精彩!這段“星路歷程”只有80秒,信息量卻很大2017-08-16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