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24日稱,以色列和伊朗的停火協議已生效。以色列稍后宣布接受停火,伊朗方面宣布取得勝利。
在經歷了前一天以伊宣布停火后又以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為由再次互相襲擊的鬧劇后,這場為期12天的戰爭似乎要暫時平息了。
以、伊、美最新表態
當地時間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電話,要求以色列停止對伊朗的打擊,以方同意。
在通話前,數十架以色列戰機在伊朗上空盤旋,準備對伊朗“違反停火協議”進行報復。
當地時間24日,以色列南部貝爾謝巴遭襲
特朗普在通話中對以色列“實現了所有戰爭目標”表示贊賞,并對停火的穩定性“充滿信心”。
特朗普曾指責以色列和伊朗都違反了停火協議,尤其對以色列不滿。他說,伊朗的核能力已不復存在。“以色列必須冷靜下來,我必須讓以色列冷靜下來。”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24日在致伊朗人民的公開信中表示,經過伊朗人民英勇抵抗,這場由以色列挑起、持續12天的戰爭宣告結束。同時,他要求各機構從即日起把精力投入到重建工作中。
伊核問題仍無解
在這“脆弱的”停火背后,以色列和伊朗并沒有就未來伊朗利用核能和發展導彈的問題達成明確一致。
美國總統特朗普25日在北約海牙峰會現場稱,“伊朗核計劃已倒退數十年”。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當地時間24日也表示,以色列已消除了核武器和彈道導彈領域的雙重直接生存威脅。
在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打擊中,至少14名伊朗物理學家和核工程師遭針對性暗殺,整個科學家團隊幾乎消失。
但據報道,三位知情人士描述的一份美國早期情報評估報告顯示,此前美國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的軍事打擊并未摧毀伊朗核計劃的核心部件,可能僅使其核計劃推遲了數月。有觀點認為,針對科學家的暗殺行為也只能讓伊朗的核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延遲,但無法徹底終結。
也就是說,對以色列和美國而言,雖然其表示伊朗核設施已被破壞,但伊朗的核材料怎么處理、是否仍有生產濃縮鈾能力、國際原子能機構是否回到伊朗核查等問題尚無定論。
伊朗堅持保有自己和平利用核能以及發展遠程導彈進行自衛的權利,而以色列則對此始終表示反對和警惕,再加上雙方根深蒂固的敵意以及缺乏互信,容易擦槍走火。
這個導致沖突的根源性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任何的“黑天鵝”事件或者是微小的戰略誤判,都有可能導致戰火重燃。
美國才是伊核危機的始作俑者
20世紀50年代,伊朗開始了核能源開發活動。1980年美伊斷交后,美國曾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并對其采取“遏制”政策。
2015年7月20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第2231號決議,其核心是執行伊核全面協議。伊朗不再承受像之前一樣嚴厲的制裁,若伊朗在十年內違反協議,聯合國將重新對其進行制裁。
在聯合國安理會24日舉行伊核問題公開會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發言指出,美國才是伊核危機的始作俑者。
是美國在2018年單方面退出伊核全面協議,恢復并不斷升級對伊單邊制裁,采取“極限施壓”措施,致使伊方無法享有協議賦予的經濟紅利,被迫減少履行協議義務。又是美國置自身信譽于不顧,悍然對伊核設施發動軍事打擊,破壞由其自身發起的談判進程,再度導致伊核問題走入困局、地區局勢驟然升級。
美國的行徑破壞了解決伊核問題的外交努力,給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執行帶來高度不確定性。
而部分安理會成員一味指責伊朗違反防擴散義務,試圖為以色列和美國的軍事行動開脫。
伊核問題何去何從
25日,伊朗議會通過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的法案。而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表示,在近期軍事打擊之后,恢復核查準入是該機構的首要任務。
格羅西表示,重點不應放在伊朗核計劃被推遲了多少個月,而應放在找到持久的外交解決方案上。
傅聰在聯合國安理會伊核問題公開會上表示,中方認為,解決伊核問題的外交手段尚未窮盡,和平解決仍有希望。他強調,確保停火止戰是當務之急,堅持政治解決是唯一途徑,開啟對話談判是根本出路。
責任編輯:張峰培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伊朗承認“核設施受損嚴重”2025-06-26
- 中方代表:美國只想占便宜2025-06-26
- 美國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明顯回落2025-06-25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