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自己壯膽!印媒稱確信中國不想開戰 專家:低估中國決心
“盡管言辭憤怒,但印度相當確定中國不想開戰。”在中國外交部、國防部、中國駐印度大使館、《解放軍報》等機構在24小時內6次對印軍非法越界事件密集發聲之后,《印度時報》6日卻報道稱,印度方面信心滿滿,做好了長期“拉鋸”的準備。中國南亞學會常務理事錢峰7日對《環球時報》說,這讓人不得不想到1962年中印邊界沖突爆發,當年尼赫魯政府同樣覺得中國不會采取軍事行動。這種誤判導致尼赫魯政府灰頭土臉下臺,印度在不結盟國家當中的威信也一落千丈。
《印度時報》報道稱,在氧氣稀薄的洞朗高地上,對峙中的印中士兵已逼近得互聞鼻息。不過千里之外的印度安全部門卻信心滿滿:別看中方好戰言論日增,中國不會冒險一戰,哪怕是一場小規模的軍事行動。文章援引一名印度安全部門人士的話說:“體面解決洞朗對峙的方案是印中同時從該地區撤出。兩國都不想卷入沖突,在洞朗地區搶修機動車道的舉動被證明是錯誤的,各自撤軍并重新部署才是保住臉面之舉。”
在提出上述建議之后,這名印度安全部門人士聲稱,如果雙方真陷入軍事摩擦或戰役中,更加適應高原山地作戰并已經加強戒備的印度軍隊將足以抵御解放軍的任何“冒險”行動。印度士兵原本就是駐扎在山地的邊境部隊,而中國士兵更多是六七月以后被調來該地的。
《印度時報》稱,據介紹,印中雙方目前在對峙前線各有300到350名士兵,中間已被一條長約150米的鐵絲網隔離。兩邊不僅搭設帳篷,而且建起防御堡壘并安排好物資補給線。“根據軍事戰術常規,平原作戰攻擊方與防守方的人員配比是3∶1,而在山地作戰人員配比要升至9∶1。我們的軍隊處于更好的戰術位置,且做好了長期拉鋸的準備。”上述印度安全部門人士稱。
錢峰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印媒的報道一方面反映出在失禮的前提下,面對中國越來越大的壓力,印方在國內為自己壯膽打氣。另一方面說明,印度軍政界和學術界的精英們對中國有嚴重的戰略誤判,低估了中國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和意志。
事實上,如果看看《印度斯坦時報》同一天的報道,印度安全部門恐怕就不該那么自信。該報在題為“如果與中國或巴基斯坦爆發戰爭,印度準備好了嗎?”的文章中說,在印度審計總署向議會提交的一份關于印軍的報告中,有一些令人不安的發現:印度軍隊在戰斗時面臨嚴重的彈藥不足情況。報道稱,印度國防部2013年制定了路線圖,到2015年,印軍必須獲得20天的彈藥,以贏得小規模戰爭的需要。到2019年,補給量將增至40天,以便能為更大規模的戰斗做準備。但是,這些計劃都擱淺了。
洞朗對峙還令馬云“躺槍”。據印度《金融快報》7日報道,印度教民族主義極端組織國民志愿服務團下屬的右翼組織SJM呼吁民眾不要使用有阿里巴巴投資背景的電子支付Paytm。Paytm被稱為“印度版支付寶”。
責任編輯:劉微
- 印度北部地區霧霾罩頂 數萬所學校被迫停課2017-11-10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印度“達巴瓦拉” 他們把“送盒飯”送成了經典2017-11-10
- 俄印關系近況 印度被疑讓美海軍進入俄潛艇 俄印軍事合作恐受阻2017-11-09
- 中美元首夫婦同游故宮 三大殿前感受古老文明2017-11-09
- 下狠手!印度公開羞辱戶外排便者:直接對人拍照2017-11-07
- 印度一家醫院頻現兒童離奇死亡事件 兩天內30名兒童死亡2017-11-06
- 中印最新消息 印度將與10國分享實時海上情報 印媒宣稱系針對中國2017-11-06
- 韓旅游業摩拳擦掌 為吸引中國游客展開花式營銷2017-11-06
- 印度當地人打招呼未予回應 德游客莫名慘遭暴打2017-11-06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韓停留天數不同 韓國對美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