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一代
4萬老兵無家可歸 150萬生活在邊緣
對于美國退伍老兵的生活問題,美國政府一直沒有進行過任何細致的量化統計,直到21世紀。
美國官方于2004年公布,美國退伍老兵的人數在美國總人口中的比例只有9%,但他們卻占到美國流浪人口總數的23%。也就是說,每4個流浪漢中,就有一個是退伍老兵!
根據最新的調查數字,在如今大約4萬名無家可歸的退伍士兵中,96%為單身男性,56%的無家可歸者是來自貧窮的少數族裔社區,多數是非洲裔和拉丁裔。
這些人年齡差距大,有的老兵參加過二戰、越戰,而年輕的退伍軍人有的參加過伊戰或者上過阿富汗前線,剛剛退役就陷入無家可歸的窘境。
近年來,美國軍隊中女性比例增加,無家可歸者中,女性老兵的人數也迅速增加,從2006年的150人增加到2011年的1700人。2011年,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資助的老兵中,18%是女性。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的研究顯示,女性老兵無家可歸的概率比其他群體高2到3倍。
缺乏謀生技能
此外,還有150萬老兵生活在無家可歸的邊緣。這些人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于支付房租,一旦發生變故,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救助,將陷入無家可歸的境地。
由于老兵的結婚率低、離婚率高,有20%的人獨自生活,社會融入度低,他們在應對困難和挑戰方面能力有限。
一份研究報告指出,2009年至2011年,參加過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的老兵失業率超過10%,大大高于社會平均水平。退伍軍人一旦陷入無家可歸境地,回歸社會需要花費數年時間,遠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
研究顯示,2/3的老兵在融入社會過程中面臨較大挑戰,69%的人表示缺乏謀生技能,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是最大的困難;有60%的人認為從軍隊到企業面臨著“文化障礙”。
美國“老兵之友”組織是專門為幫助老兵提供政策建議的非政府組織,該組織項目主管本杰明·皮普爾斯說:“老兵無家可歸的原因很復雜,但主要有兩點:一是就業問題,能不能在退伍之后順利找到合適的工作,融入社會。二是心理問題,能否盡快調試,適應新的生活。”
有嚴重心理問題
很多老兵有嚴重的心理問題,成為融入社會的障礙,尤其是曾經參加過海外戰斗的士兵心理調適更加困難。“海灣戰爭綜合征”、“伊拉克綜合征”等給退伍士兵帶來長遠傷害。每3名從海外行動中歸國的美軍士兵,便有1人被診斷為患有嚴重的創傷后應激障礙。
退伍軍人事務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有7400名老兵自殺,平均每天約有22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此外,老兵面臨嚴重的心理問題,有約14萬人因犯罪入獄。
蘭道爾·巴里曾在美國空軍服役9年,剛加入空軍時他獲得無數榮譽,后期卻開始出現抑郁狂躁型憂郁癥。巴里曾在軍隊看過心理醫生,未能確診。1989年退役后,巴里因為精神問題幾乎找不到工作。再加上沒有官方診斷,退伍軍人事務部拒絕了他的傷殘補償金申請。沒有工作,又沒有補償金,2008年開始,巴里成為流浪漢。
后來,巴里聯系了一個為長期流浪的退伍老兵提供衛生保健、案例管理和法律服務的醫療法律組合——洛杉磯無家可歸老兵計劃組織(HVP)。HVP聯系到了精神病專家,為巴里確診、治療抑郁狂躁型憂郁癥,更憑借診斷書讓巴里拿到了應得的補償金。
剛剛慶祝了57歲生日的巴里,在10年內第一次過上了“有房又有錢”的日子。
美國從2013年9月推出醫療法律組合以來,成百上千名老兵從中獲益,巴里是其中之一。僅僅在去年,這一方式就為老兵爭取到就近100萬美元的補償金,平均每位老兵多了8000美元的額外收入。
偉大的一代
9位總統!
老兵統治美國政壇近50載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著名主持人湯姆·布羅考曾寫過一本專門描述二戰期間美國人的書,名為《最偉大的一代》。自此,“最偉大的一代”成了二戰老兵的代名詞。
二戰結束不久,數十名年輕的退伍軍人便在1946年當選為國會議員。此后,數百位二戰老兵在美國參眾兩院供職。
很長一段時間里,美國總統選舉中,軍隊經歷被認為是最為重要的成功要素之一,而這一傳統至今還保留著。
美國總統大多都有年輕時在軍隊服役的經歷,60多年來的11位美國總統中,只有2位沒有在軍隊服役過,有8位都是二戰老兵。
從1953年艾森豪威爾當選第34任總統到1992年老布什謀求連任失敗的這40年間,連續8位美國總統都有二戰服役經歷。盡管約翰遜服役的時間相當短暫,而卡特還沒有從海軍學院畢業,戰爭就結束了。
最近20多年來的3位美國總統中,小布什在越戰期間曾在國民警衛隊的空軍服役;克林頓因為逃避兵役的問題險些放棄競選,并在后來一直遭受共和黨奚落;2008年、2012年美國大選中,很多人因為奧巴馬缺乏服役經歷而對他表示擔憂。
受到戰爭洗禮涅槃重生的還有很多商界領袖。美國國際集團(AIG)總裁莫利斯·格林伯格就是其中一位。格林伯格在1944年參加了二戰的諾曼底登陸,他當時才19歲。從歐洲戰場歸來,格林伯格進入了邁阿密大學,后來又一次從軍奔赴朝鮮戰場。戰后,格林伯格被升為少尉,并獲得銅星勛章。很多人說格林伯格的軍旅生涯對他的性格和管理風格有著重要影響。
和格林伯格類似的還有勞滕伯格,他在戰后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后來成為一家公司的創始人,并成為自動數據處理公司(ADP)的負責人。
責任編輯:楊林宇
- 特朗普對朝政策曝光 最大限度施壓 特朗普不引爆世界大戰了?2017-04-17
- 澳大利亞美國新聞 澳媒:澳正跟隨美國稀里糊涂地走向與中國對抗2017-04-17
- 美男子網上直播槍殺老人血流成河 警方稱仍在逃2017-04-17
- 心情不美麗?美女子設“發泄屋”供人發泄不滿 2017-04-17
- 美國副總統彭斯抵達朝鮮半島三八線附近 三八線的意義是什么?2017-04-17
- 薩德最新消息 美國暗示薩德部署可能延期?韓美官方緊急澄清2017-04-17
- 美國喬特·羅斯瑪麗學校曝性侵丑聞:持續半世紀 受害學生數十人2017-04-17
- 美男子斯蒂芬斯街頭直播殺人 稱已殺15人 他在哪個網站直播殺人的2017-04-17
- "特朗普戰爭"搜索率飆升 達有史以來最高點 特朗普會發動戰爭嗎?2017-04-17
- 曝特朗普對朝政策 美特朗普會用武力解決朝鮮?還是最大限度施壓?2017-04-17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特朗普對朝政策曝光 最大限度施壓 特朗普不引2017-04-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