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7月29日訊 近日,梅州市蕉嶺縣委臺港澳辦與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聯合調研組赴長潭鎮神崗村張氏宗祠,就客家宗祠文化及臺灣同胞尋根溯源課題開展專題調研,受到神崗村張氏宗親會熱情接待。
近日,梅州市蕉嶺縣委臺港澳辦與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聯合調研組赴長潭鎮神崗村張氏宗祠,就客家宗祠文化及臺灣同胞尋根溯源課題開展專題調研。(中國臺灣網發)
此次調研緣起臺灣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榮譽院長張裕亮教授的尋根訴求。其提供的《張氏世代淵源流芳族譜》記載,先祖為梅縣嘉應州振平縣棉洋莊張府開基祖,其中明確提及“念二郎(號騰萬)——嘉應州鎮平縣神崗開基創立另一世”的遷徙脈絡。蕉嶺縣委臺港澳辦此前依此線索,在五華縣棉洋鎮查找到相關族譜信息,發現從第三世德淵公至第十三世裕業公(遷臺祖)的世系記載與臺灣族譜吻合。
調研組認真核對族譜。(中國臺灣網發)
調研座談會上,宋德劍教授針對兩地族譜記載差異提出專業見解:一是棉洋族譜與臺灣族譜關于先祖遷臺定居住地的記載不一致;二是遷臺祖裕業公墓地為何會在棉洋的情況需進一步考證。與會人員圍繞這些情況深入討論,神崗村張氏宗親會展示本地保存的族譜文獻,為厘清張氏宗族遷徙脈絡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蕉嶺縣委臺港澳辦王廣城表示,此次調研是蕉嶺縣落實“兩岸一家親”理念的具體實踐,臺港澳辦將持續為臺胞尋根謁祖提供協助,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神崗村張氏宗親會張思耿會長強調,神崗張氏宗親會愿與學界、相關部門通力合作,推動客家宗祠文化研究與兩岸宗親聯誼。
調研組認為,下一步需通過田野調查、碑刻考證和族譜比對,重點核實遷臺祖裕業公生平軌跡,同時加強蕉嶺、五華兩地張氏宗親聯動研究,為臺灣同胞尋根提供更精準的學術支撐。此次調研為完善鎮平張氏遷徙史、促進兩岸文化認同作出積極貢獻。(中國臺灣網、蕉嶺縣委臺港澳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海峽兩岸首屆六月六曬(賽)譜交流會在武平百家大院舉行2025-07-01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獲捐手機族譜查詢系統助臺胞尋親2025-06-11
- 六旬臺灣奶奶漳州尋根2025-04-29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馬鞍山市舉辦第五屆兩岸青年學子文化交流周活2025-07-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