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盈盈盈影院_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_毛片视频大全_特级毛片免费_特色一级黄色片_国产一区精品在线观看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三明新聞
分享

一幅山水畫 滿城文明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新福建的三明實踐(下)

三明市區街邊小景 周志鴻 攝

東南網12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全幸雅)11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召開,三明市經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成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

上個世紀80年代初,“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在我國大江南北開展。三明市狠抓城市綠化美化,推行“門前三包”,短短3年就使原來臟亂差的市容發生了驚人變化。1984年,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在三明召開,提出了“全國學三明,三明學全國”的號召,這座城市也因此成為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發源地。

30多年來,精神文明已成為三明最獨特的城市基因、最鮮明的城市性格、最深厚的城市文化。在這里,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頻共振,去年三明全市人均GDP達到100641元,首次突破10萬元大關。

“要以二次創業精神來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上新水平。”習近平同志的指示,三明人記在心里,干在實處。如今,三明的精神文明創建正在從“五講四美三熱愛”走向“一二三”——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為唯一標準,城市農村兩頭兼顧,不斷建立健全“法治保障、共創共建、全民參與”三大長效機制,打造“滿意在三明”品牌,讓精神文明建設成為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的澎湃動力。

一個標準:人民滿意

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精神文明創建全過程

東霞新村不新,但卻溫馨。

臨近傍晚,走進東霞新村,只見這里道路寬敞,環境整潔,智能垃圾分類投放點合理分布。廣場上,老人們在唱歌跳舞;四點半學校里,志愿者在輔導孩子們做功課。

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起步于三明,而起點就是東霞新村所在的三元區富興堡街道東霞社區。

東霞社區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是三明市區首個按規劃連片建設的社區。三明是我省老工業基地,那時,一大批工業企業云集三明市區,一些單位把家屬樓建在這里,組成一個東霞社區。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們和不同的單位有事商量著辦,解決了許多“單干”沒法解決的問題,由此創造了“六聯六建”“好在共建、貴在堅持、重在建設”的三明經驗。

30多年過去,一些企業改制或關停,東霞社區一度顯露“老態”。社區黨總支書記葉淑芳告訴記者,前幾年,三明實施“城市雙修”,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當時社區滿心歡喜地拿著設計精美的外立面改造方案征求意見,然而,大家并不滿意,投了反對票。

“外立面改造好看有什么用?各種管線老化、堵塞的問題能否解決才是大家關心的。”35年的老住戶李聚閩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資金有限,要看得見的“面子”還是要看不見的“里子”?街道最終還是決定把錢用在管線改造上。

房子雖然外觀依舊,但脫胎換骨的小區讓大家都很滿意,很多人主動拆除了雜物間,為公共區域建設讓路:“在東霞,意見有人聽,困難有人管,事情商量著辦,小區雖舊卻整潔,鄰里和諧,住得舒心。”

街道黨工委書記鄧天華深有感觸地說,這些年,共建共享的內涵不斷豐富,但他們也意識到“人民群眾滿不滿意”是精神文明建設唯一不變的標準。

“滿意在三明”成為三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注腳。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放眼三明,總投入近16個億的20個教育補短板項目陸續投用,3年內可增加中小學、幼兒園學位1.6萬個;160多個老舊小區已有39個完成改造升級,8月上旬,三明市區沙溪河兩岸公園綠地內14個老人兒童微游樂場全部完工……把有限的資金,用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曾經的老工業城市正在蛻變為宜居之城。

一切努力,皆為人民的“滿意”二字,民生工程亦是民心工程。

兩頭兼顧:城鄉協調

鄉村振興不能光看農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么樣

精神文明,同樣在農村大地生根發芽。

走進將樂縣常口村,村部顯眼處有一個長長的“成長榜”,上面列了本村考上大中專院校的141人。據村黨支部書記張林順介紹,在這些人才中,有博士4人(其中博士后2人),碩士14人。而全村村民人數是1062人。

而在1994年,常口村只有2個中專生和1個大專生。村里沒有一條像樣的水泥路,沒有幾盞能亮的路燈,村民年人均收入僅2000多元,村集體年收入不足3萬元。

變化源于重視教育蔚然成風。“村里要發展,就要有人才,要出人才,就要抓教育。”將樂縣探索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平臺和載體,在高唐鎮常口村率先啟動“創十星評十戶”活動,其中就有“重視教育星”。

“我們既想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又想引導村民遵紀守法,勤勞致富,把村子建得更好。”談起當年的創建活動,老村黨支部書記高發祿記憶猶新。

“十星”涵蓋勤勞致富等十個方面內容,家家戶戶只要努力都有希望實現。“十戶”從“十星級文明戶”中產生,把某個單項特別突出的再挑出來,每個村評出10戶。

接地氣、合時宜、好操作,群眾參與積極性高,“爭星創星”在當年迅速興起一種新風尚。“創十星評十戶”活動扎實推進,成為破解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移風易俗、土地流轉、房屋拆遷等難題的重要法寶。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20多年來,將樂縣委不斷創新機制,深化創建內涵。進入新時代,將樂以“二次創業”精神,推進“創十星評十戶”活動提檔進位。眼下,將樂梳理整合當前農村各類創建品牌,以“星級文明戶”為主創品牌,將涉及農村群眾的評選對象從“星級文明戶”中產生,提升品牌含金量。同時,將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全縣精神文明創建管理,加大正向激勵力度。

文明鄉風吹拂三明大地,老區蘇區的脫貧攻堅步伐扎實有力。全市1894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37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5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全部摘帽退出。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3416元提高到去年的12441元,年均增長38%。

一張張笑臉,成為青山綠水之間最亮麗的風景線。

三項機制:確保長效

文明創建常態化制度化,文明之花常開不謝

崇桂小區是老舊小區,近兩年地下管網損壞,每逢雨天就污水四溢。在管網又一次堵塞后,小區業主鄒曉瑩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用手機拍下現場照片傳到了“e三明”上。僅1個月后,相關部門就將挖掘機開到了小區,重新鋪設了管網。

去年7月上線的“e三明”正在成為反映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的高效平臺。

通過“e三明”隨手拍功能,市民可以隨時隨地拍照反映訴求。截至目前,“e三明”實名認證人數超過100萬,通過隨手拍提交的辦件量超11.6萬件。“e三明”接入城市服務及功能16類234項,推出100項“一件事”套餐服務,700多個事項實現全程網辦,政務服務環境居全省前列,綜合信用指數排名進入全國百強。

“原來是市民找政府,現在是政府找市民。”崇桂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黃麗華說,以前老百姓有問題常常不知道該找哪個政府部門解決。現在只要把問題反映到“e三明”后,相關政府部門就會主動找上門,主動想辦法解決。

三明市委副秘書長、“e三明”辦公室副主任曹榮軍說:“雖然政府部門的壓力會大一些,但群眾滿意度提升了,這就值得。”

從“五講四美三熱愛”到“門前三包”,從“六聯六建”到“e三明”,堅持問題導向,制度化、常態化成為三明精神文明的有力保障。

法治保障先一步。這些年,三明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數十項地方性法律法規,從立法規章層面推動創建工作持續深入開展,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和城市治理頑癥難題中的作用。

共創共建更扎實。成立區域共建精神文明協調委員會,形成“六聯六建”區域共建模式,建立完善廳級領導聯系市區共建片、市直部門屬地攻堅、街道社區全面參與的“街長”“巷長”“樓長”等系列制度,構建起“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項項有指標、限時必達標”的創建保障體系。

全員廣泛參與。截至目前,“志愿三明”網絡平臺注冊志愿者超30萬人,各類支援服務組織和隊伍3400多個。涌現出一批“福建好人”“中國好人”,他們用善意傳遞著向上的力量。

“我喜歡三明的理由,是斑馬線前的一次次禮讓,是鄰里之間的互相幫助,是遇到困難時有熱心的志愿者……”在三明買房安家的云南創業者王貴之如是說。

“我最愛上樂齡學堂的課!”

□福建日報記者 儲白珊

每個星期五上午,吳香珠都會從沙縣縣城坐公交車來到鳳崗街道際口村。村里有家樂齡學堂,她是這兒的一名“老學生”。

吳香珠是際口村人。幾年前,她隨外出打工的女兒搬去沙縣縣城,每天幫著照顧小孫子,閑暇的時候,常常會想念村里那些老姐妹,日子久了,覺得挺寂寞。

2018年10月,吳香珠聽說村里開了一家老年學校,專門教老年人學文化、學唱歌跳舞。再一打聽,好幾個老姐妹都有去,她坐不住了。

那一周的星期五上午,她回到村里,和老姐妹一起來到這所老年學校,學識字,唱了歌,跳了舞,還吃了一頓免費的午飯。“太開心了!我還要來。”吳香珠記住了這所老年學校的名字——樂齡學堂。

從那天開始,吳香珠每個星期五上午都準時出現在樂齡學堂的教室里,還都要坐在前排,積極和老師互動。她還主動和老師商量如何豐富課程內容,讓老人們更有得玩。

記者采訪當天,際口村樂齡學堂安排了紅色歌曲教唱、家庭急救常識、健身操等3堂課。唱歌的時候,老人們個個神采奕奕,聲音一個賽一個地響亮;聽急救常識課的時候,老人們聚精會神,有的甚至掏出本子記筆記。

而在樂齡學堂,老人們學到的遠不止唱歌跳舞和認字。

“以前,大家習慣隨手亂扔垃圾,現在都守規矩,不亂扔了。”吳香珠說,大家是在樂齡學堂的課堂上懂得了亂扔垃圾的危害,學會了垃圾怎樣分類,更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帶回家,讓村居環境變干凈整潔了。

沙縣60歲以上老人有4.3萬余人,空巢、留守老人近萬人。為了解決農村養老問題,沙縣各鄉鎮普及老人活動中心、幸福院,多年前便實現了養老場所全覆蓋。

但設施好解決,人卻“難伺候”——沒有人帶動,老人們日常活動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抽煙、打牌、聊天而已。

如何真正實現老有所養?一個包含“開心、愜意、幸福、享受”的“樂齡”概念進入沙縣縣委縣政府的視野。2017年,沙縣推動農村居家健康養老服務。縣委宣傳部、縣婦聯、縣民政等部門成立鄉村樂齡學堂工作領導小組,與福建省全民終身教育學會合作,培訓組建了一支30多人的志愿者師資隊伍。當年7月,首批樂齡學堂試點成功;今年,沙縣已經有44所樂齡學堂了。不僅如此,鄉村樂齡學堂和農村幸福院深度融合將覆蓋全縣60%以上的村莊。

而對吳香珠來說,樂齡學堂已成為她老年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我最愛上樂齡學堂的課!”她說,“我們農村老人的學習熱情絲毫不比城里的老人遜色,我們也可以時尚前衛,活得多姿多彩!”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風華正茂謀復興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在线观看污视频 | 日本午夜网 |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日韩精品免费 | 成人精品久久久 | 夜夜春影院| 激情视频网址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av免费网|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 | 精品成人 | 日韩城人免费 |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第一福利在线 | 99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精品一级片 | 色婷婷影院| 亚洲高清自拍 | 福利视频二区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看 | 黄色免费视频 | 日本乳首の奶水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精品电影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 av最新网站 | 日本一二三区在线 | www.麻豆| 国产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 a黄色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 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 久久日韩 | 久久电影国产免费久久电影 |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 成人性生交大片 |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成人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