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納入市場化保潔、建設1~2個專門夜市,將本地特色菜、小吃和旅游商品歸入經營、園林綠化“五個提升”工程,融入海絲文化元素,打造優美城市景觀……
日前,泉州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若干措施》,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打造城市共謀共建、共管共享平臺。
關鍵詞:城市衛生保潔
在不改變道路管理主體的前提下,以區為單位統籌,將主次干道分若干標段統一“打包”招標,將背街小巷一并納入市場化保潔范圍。在現有主次干道保潔的基礎上,實行機械化清掃和沖洗作業模式,機械化清掃率每年提高4%以上;全面開展主要道路沖洗、人行道洗刷工作,城區主干道每日沖洗不少于1次,次干道每周沖洗不少于3次。對環衛作業車輛實行GPS監控,各區逐步將原人力垃圾收集車更換為電動車等。
關鍵詞:市政設施管理
供電、自來水、燃氣、通信等部門需要占用、挖掘道路的,應在每年12月向市、區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門書面報送次年度占用計劃。因地下管線發生故障等緊急情況需要占用、挖掘的,可以先行實施,同時通知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24小時內按規定補辦批準手續。規范臨時占用、挖掘道路審批,嚴查損壞市政設施行為。
關鍵詞:基礎設施建設
各區組織建設1~2個專門夜市經營場所,完善夜市經營配套設施,將本地特色菜、小吃和旅游商品歸入經營,豐富旅游文化內涵。城區新建主次干道瀝青化一次性到位,已建道路結合地下管網建設和路面翻修實施瀝青化改造。另外,拓展提升夜景建設范圍,區級同步建設照明監控系統,促進城市夜間經濟繁榮發展。
關鍵詞:園林綠化管理
實施公園、道路、重要節點、小區、單位園林綠化“五個提升”工程,融入海絲文化元素,注重綠化微設計,逐步提高綠化項目的建設養護標準及單項工程造價,實行綠地養護分級管理,打造優美城市景觀。完善城市“綠線”“綠色圖章”制度,強化綠化項目方案審查,實行綠化工程竣工驗收備案。
主干道、公園、景觀節點等重要綠化項目,由規劃部門實施統一規劃、設計,再交由市、區有關部門實施,確保綠化景觀性、功能性、生態性協調統一。
關鍵詞:公用事業管理
嚴格落實水質監測和水質信息公布制度,每日公布1次各水廠取水口9項指標,每月公布1次各水廠出廠水42項常規指標,每年公布1次《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全部水質指標。落實二次供水設施“三同時”,加快推動建管合一。全面實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推動有條件的區實施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健全用水行業定額標準和用水單位重點監控名錄。
關鍵詞:建筑工地管理
完善文明施工標準,實行封閉施工,美化工地圍墻,配置抑塵措施,設置出入口洗車臺、沉淀池和車輛清污等設施,并切實發揮作用,施工區域物料堆放整齊。建筑工地設置公益廣告,公益廣告數量占圍擋面積不少于30%。嚴格按規定建設施工泥(廢水)的預處理設施,施工期間生活廢水處理達到市政排放標準,并取得臨時排水許可證后方可排放。
關鍵詞: 數字化城市管理
根據建成區擴大情況,逐步擴展實施范圍。信息采集由市級統一負責,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年采集經費500萬元由市財政承擔(2016年經費按實際發生額增補)。建立重點成員單位進駐和事部件權屬爭議裁決制度,及時協調案件派遣處置,落實管理責任歸屬。推動將相關部門視頻接入“數字城管”平臺,實現視頻資源共享。加強“數字城管”宣傳,實行有獎舉報,發動群眾參與,通過信息采集、微信“隨手拍”、12319熱線、部門自查等途徑,及時發現城市管理問題,派遣到責任單位進行處置,并督促按時限、標準落實反饋,切實解決處理、反饋、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促進“數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級。(海都記者 柳小玲)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被繼父性侵3年!生理期都不放過 懷孕反遭誣賴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